此網站必須啟用 Javascript

Article

對惡魔果實施展的神奇魔法: 淺談可可後製

不同後製處理法的咖啡,各自有著處理法框架下某種風味樣貌的輪廓,對於咖啡品飲者來說,相對容易地根據自己喜好的風味表現,選擇特定處理法的咖啡;而來到精品巧克力的世界,後製階段中影響可可豆品質最大的關鍵基石便是「發酵」。一般而言,我們會將可可的「後製」定義為採收後處理原物料到可可乾豆這段過程,可可豆相較於咖啡生豆,其中的成分物質組成,不僅有更多油脂,醣分也更高,若未歷經發酵這段過程,可可豆裡面的成分便無法轉成人們喜愛的風味物質,做出來的巧克力平淡而無味。也因此,採收後的可可果實,透過後製處理,不僅脫除大量的果肉果膠外,也讓可可豆的風味前驅物質,在這個階段得到關鍵性的影響,使可可豆的風味到達一定水準。

可可的果實結構跟山竹非常類似,農民採收後先將果實剖開,脫除外部厚硬的果殼後,便將帶著黏稠果肉、果膠的可可豆置入發酵木箱,再蓋上遮蔽物後進行發酵,在這個環節中,有幾個因素大大影響了最後成果的品質。

首先是菌種。整個發酵的過程,可以說是三種微生物作用的平衡拿捏──酵母菌、乳酸菌及醋酸菌。傳統的可可後製多半以自然落菌為主,而隨著生產技術進步或是商業規模化,或為穩定製程、或為提升風味,也有農園採用商業菌株接種。 接著是發酵條件。發酵前 48 小時可可豆在箱內靜置不翻攪,目的是讓酵母菌進行厭氧發酵;接著每特定時段要翻攪一次(常見頻率是 12 小時/次),翻堆目的有兩個,其一是讓溫度均勻分布,其二則是使空氣進入,讓乳酸菌、醋酸菌活化。傳統上,發酵的天數一般為 5 到 7 天,即便某些特殊處理下有些不同做法,其核心目的也是在於發酵進程的控制。發酵期間果肉被分解後,便會從發酵槽下面的洞槽中陸續流出,變成果汁(在生產當地這可以變成另一種商品)。好的發酵、完全的發酵所產生的氣味是好的,然若發酵過頭,或有雜菌(產孢菌)污染,腐酸味湧出後,可想而知可可豆的品質也就無力回天了。 此處要特別額外補充的是「發酵」和「風味附著」(如同近年咖啡後製發展出的各式Infused製程 )常常被混為一談,一般消費者可能無感,但對精品巧克力業者來說,我覺得其中關鍵在於正確資訊的傳遞:誠實揭露製程的關鍵資訊,讓消費者得以認識、得以有選擇。

切豆測試(Cutting Test)—— 可可豆切面顏色會隨著發酵程度由紫紅色逐漸轉為深褐色

隨著土然團隊這幾年的推廣,我們觀察到近年台灣可可在品質上逐漸有了突破,但同時也感受到,要讓優質巧克力如同精品咖啡般成為人們的日常,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。期待我們能透過一片片悉心製作的巧克力,不僅讓吃的人感受到幸福,也能讓更多人認識台灣可可,告訴全世界,台灣是全球少數有能力既種植可可,又能在地製成精品巧克力的巧克力王國! 本文刊載於 C3咖啡誌 第45期

MORE ARTICLES